近日,市人力社保局、市体育局联合发布表彰决定,对近年来在全市体育事业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。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凭借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运动竞赛和社会服务中的突出贡献位列其中。
聚焦“一融双高” 打造西部体育学科高地
近年来,体育学院学科建设成果显著: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;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;《体育保健学》课程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科研实力稳步提升,近五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5项、省部级课题42项,产出T类成果10项、A类以上成果214项,学术影响力辐射西部乃至全国。
聚焦立德树人 培育体育专业拔尖人才
体育学院深耕“体教融合”理念,强化教师教育特色,每年为重庆及西南地区输送400余名优秀体育教师和教练员。竞技体育成绩斐然:近两届夏奥会斩获4金1银1铜、世大运夺得13金6银1铜,国际赛事累计获26金14银7铜,国家级赛事收获140金121银103铜。培养出以施廷懋、赵帅、谌利军、罗诗芳等拔尖运动人才,2人担任奥运及世大运中国代表团旗手,多人获“中国五四青年奖章”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等荣誉,体教融合成果获《新闻联播》《光明日报》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。
聚焦国家战略 服务地方体育事业发展
体育学院主动融入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,连续30年承担重庆市体育高考考务工作,作为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,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摘得2枚金牌;与市体育局共建高水平网球、田径、沙滩排球队,选派教练执教全运会队伍,助力重庆沙滩女子足球获群众组金牌。
社会服务方面,体育学院入选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,助力石柱县中益乡小学入选“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”,巫溪县百步小学获评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。同时,学院发起成立西部学校体育联盟和成渝高校体育产业联盟,当选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网球分会主席单位、跆拳道和荷球分会副主席单位,推动区域体育协同发展。作为全国首批体育科普基地,学院开展科普活动覆盖超万人次,为全民健身注入专业动能。
体育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深化“一融双高”建设,强化人才支撑与科技赋能,为重庆建设全国体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、成渝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升级贡献更大力量,在体育强国征程中书写新篇章。